【委員獻策面對面】“智”勝未來,中國優勢有哪些?

2025-03-17 16:10 來源:中國經濟網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何欣)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委員獻策面對面】“智”勝未來,中國優勢有哪些?

2025年03月17日 16:1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導語:中國經濟網邀請多位經濟界別全國政協委員,聚焦政府工作報告中消費提振、民營經濟、人工智能等相關經濟熱點,深入探討。解讀政策內涵,聚焦落實路徑,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匯集政協“好聲音”。  

  在全球 AI 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中國憑借 “算法 + 數據 + 場景” 的獨特優勢,在該領域實現了突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

  全國政協委員陳增敬談到:“即便面臨算力和芯片方面的限制,我們通過優質數據集、高效算法以及開源等手段,一樣能夠建立起人工智能的底座。” 以 DeepSeek 為例,它在自然語言處理和多模態交互方面展現出了強大實力,其開源特性更是大大降低了技術應用的門檻,為眾多中小企業投身人工智能應用開發提供了便利。

   

全國政協委員陳增敬 

  陳增敬委員進一步強調:“建議現在的年輕人都應該學點算法,這是智能時代的核心能力。未來,算法人才的培養將成為智能經濟發展的關鍵。” 他還以中國教育體系為例,稱:“中國教育體系培養的數學與計算機人才,正是我們在 AI 競爭中的核心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陸銘 

  陸銘教授十分關注 AI 對就業結構的重塑作用。他表示:“AI 在制造業質檢、物流等環節已經顯著提高了效率,未來還會催生更多高技能崗位。” 他建議通過職業培訓體系的轉型來應對結構性失業問題,提出:“與其擔心被取代,不如培養適應智能時代的新能力。” 針對 AI 應用場景的拓展,他強調:“企業應借助開源技術開發個性化產品,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

   

全國政協委員韓民春 

  韓民春委員則對倫理風險防控高度重視。他提出:“技術越先進,越需要透明化的治理框架。” 為此,他建議建立數據安全認證機制,完善算法歧視審查制度,確保 AI 發展 “既充滿活力,又不失控”。

  三位委員一致認為,中國 AI 的發展應依托開源生態來降低創新門檻,同時通過政策引導避免盲目競爭。

   

座談現場 

  正如陳增敬委員所說:“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成功,不僅在于技術突破,更在于我們找到了一條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 以算法創新彌補算力短板,以開源共享激發創新活力。”

  主持人:宋雅靜

  記者:趙小鵬、關婧、朱曉航

  拍攝:陳夢宇

  剪輯:甄子萱(實習生)

  包裝:席田亮 

(責任編輯:何欣)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日本色色一区 | 我要色综合色鬼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二区 | 日本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