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信心匯聚發展合力
“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三股暖流正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比珖䥇f委員、廈門市工商聯主席、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柯希平說,第一股暖流是政策貼心,不少省市“開年第一會”就是和民營企業家座談,真正把民營企業家當自己人;第二股暖流是創新底氣,從人工智能大模型到人形機器人應用,民營企業創新連連突破;第三股暖流是市場廣闊,高水平對外開放讓民營企業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發展信心的背后是各領域的發展成果和政策保障。今天的中國人才隊伍和勞動力資源數量龐大、素質優良,產業體系和基礎設施體系配套完善,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巨大……這些積極因素為民營企業提質增效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全國政協委員、德邁國際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施乾平說:“一系列政策保障,給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
“技術+資本”雙輪驅動,民營企業創新活力澎湃。在政策引領下,各個行業組團創新。柯希平委員舉例說,模具行業數控化率大幅提高,傳統車間里“機器人同事”成了越來越多制造業企業的標配。廣大民營企業正積極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經濟、機器人等新賽道,一批新的增長點加快孕育。資本市場也來助力,科創板、創業板、北京證券交易所約八成公司是民營企業。
國內國際雙循環進一步暢通,廣大舞臺讓民營企業大顯身手。柯希平委員說:“以前擠在紅海里拼價格,現在放手闖天地!比珖y一大市場建設,讓區域企業有機會接入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跨境電商互聯互通,讓中小微企業也能“賣全球”。數據顯示,去年,民營經濟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64.7%;制造業民間投資額、基礎設施民間投資額同比分別增長10.8%、5.8%。
如何進一步夯實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堅實基礎?施乾平委員表示,關鍵在于打通民營經濟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提高民營企業紓困政策精準度。應針對不同規模、類型的企業制定個性化政策,切實減輕民營企業負擔。
政策有保障、創新有活力、成長有空間,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民營企業正迎來新一輪春天!笔┣轿瘑T說。 (經濟日報記者 吉亞矯)
精準施策激發生機活力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民營經濟成為熱門話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做好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全國人大代表、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立忠說。
“民營企業對全球優質資源識別力強、吸收力強,研發創新與技術轉化成功率高,將有力推動我國產業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痹诖髁⒅掖砜磥恚駹I企業需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只有政策實施精準到位,公平競爭成為常態,民營企業才能放下顧慮、輕裝上陣,釋放更強勁的發展活力。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株洲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恢清表示,民營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民營經濟之所以能夠取得長足進步,關鍵的一條就在于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開辟了廣闊空間。
“近年來,株洲市民營經濟發展成績顯著,全市94%以上的規模工業企業、80%的高新技術企業都是民營企業,貢獻了近70%的地區生產總值、70%的稅收、90%以上的新增城鎮勞動就業。”陳恢清代表說。
如何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的安排部署,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陳恢清代表表示,要堅決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各類經營主體公平開放,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強化執法監督,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亂象,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合法權益。要認真落實各項紓困政策,構建既“親”又“清”的新型政商關系,持續激發民營經濟生機活力。 (經濟日報記者 常 理 謝 瑤)
自主創新增強內生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時指出,企業是經營主體,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是第一位的!斑@句重要論斷不僅深刻把握了市場經濟規律和發展動力角度兩個核心維度,也揭示了現代企業發展的本質規律——外部的政策扶持、市場機遇都是催化劑,真正的生命力始終生長于企業機體內部。”全國政協委員、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本宏表示,當前營商環境不斷完善,面對時代發展與市場需求,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必須跟得上。
“在高端母機行業,內生創新能力轉化為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創新是我們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相關部門也為我們創造了穩定踏實的環境!庇诒竞晡瘑T介紹,在企業的生產發展實踐中,科德數控有效將研發創新的“關鍵變量”轉化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企業經營者們需要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在政策紅利與市場波動中始終聚焦能力建設,有耐心、有恒心,積蓄好破土拔節的內生動力!庇诒竞晡瘑T說。
民營企業作為我國經濟體系中最具活力、最有韌性的組成部分,其自主創新能力的強弱不僅關乎企業自身的發展,更關乎國家創新戰略的布局和經濟轉型升級。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十分關注如何通過推動產學研融合、筑牢創新根基的議題。
丁世忠委員認為,產學研深度融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的關鍵抓手,也是中國企業成長為世界一流企業、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
如何進一步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丁世忠委員建議,應堅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潛能和優勢,精心選擇發展賽道,實現錯位發展;推進“大院院所+中試平臺+應用場景”轉型;堅持發揚企業的首創精神,突破傳統觀念束縛,追求突破性創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通過政策指引,支持人工智能企業與傳統產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同研發適用于傳統產業的人工智能技術和解決方案;強化鏈主企業在產業鏈協同轉型升級中的引領作用。
“持續創新是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作為晉江經驗的踐行者和受益者,安踏會一直心無旁騖堅守主業,在做大做強實體經濟的路上繼續前進!倍∈乐椅瘑T說。 (經濟日報記者 樊楚楚 覃皓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