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

2025-03-09 07:03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王炬鵬)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

2025年03月09日 07:03   來源:經濟日報   

  吉林——“冰雪熱”持續攀升

  3月7日,在吉林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現場,代表發言積極踴躍,媒體問答討論熱烈。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胡玉亭表示,在習近平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論斷的引領下,“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為現實,東北冰雪經濟的“春天”已經到來。2024—2025雪季,吉林省冰雪旅游接待游客人次、游客出游總花費實現大幅增長,冰雪產品、旅游線路、硬件設施、消費場景、服務品質進一步升級,吉林“冰雪熱”持續攀升,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

  近年來,吉林省優化頂層設計、強化政策支撐,“西冰東雪”全域格局和“冰雪+”全產品體系加快構建,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吉林制造”走進冰場雪場,科技創新賦能冰雪產業,冰雪經濟呈現跨越式發展的強勁態勢。

  回答本報記者提出的“縣域該如何持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鞏固和增強農業發展后勁”問題時,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扶余市委書記滿都拉表示,黑土地既是扶余的“金名片”,也是“金飯碗”,扶余市將廣泛實施“秸稈深翻還田+有機肥增施”,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水肥一體化等先進農業技術;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充分釋放土地資源潛力,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的“穩壓器”和“壓艙石”。同時,切實采取“長牙帶刺”的硬措施,對違法占用耕地“零容忍”,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切實保護好、利用好黑土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 (經濟日報記者 馬洪超) 

  陜西——三秦大地文旅煥新

  3月6日,陜西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副省長徐明非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陜西將著力進軍微短劇、漢服等新賽道,全力打造產業新生態。

  徐明非代表表示,2024年,全國熱力榜付費豎屏微短劇陜西上榜466部,占比32%,數量和熱度均居全國第一。西安市現有漢服經營主體近2000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兩個“第一”,展示出陜西文旅產業生態新活力。

  近年來,陜西文旅發展勢頭強勁,頻頻出圈出彩。2024年,鄉村旅游勝地陜西省咸陽市袁家村接待游客950萬人次,旅游營收超12億元;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營業收入超過7億元。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陜北榆林舉辦了全國秧歌展演,為市民和游客打造兼具民族性與世界性的文化盛宴。

  陜西正聚力打造萬億級文旅產業集群。2024年,陜西共接待國內游客8.17億人次,游客出游總花費766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16.5%。科技賦能,產業煥新。《赳赳大秦》《無界長安》等主題演藝,巧借文化和現代聲光電等技術呈現,吸引眾多游客打卡。

  如何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徐明非代表說,2025年陜西將持續做好“保護”“轉化”“融合”三篇文章。推進系統性保護,力求實現從靜態留存向動態傳承轉變;創新轉化路徑,推動資源疊加向價值裂變跨越;深化跨界融合,實現從傳統的產業整合邁向生態重構的全新跨越。 (經濟日報記者 李萬祥) 

  上海——以文賦能提振消費

  “以賽事為引擎,推動文旅商體展聯動,不是簡單拼零售、拼銷售、卷人氣,關鍵在‘文’字當頭,以文賦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城市的美好。”在3月6日舉行的上海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權衡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說,大力提振消費,不僅要關注消費總量的增長,更要關注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當前,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從以商品消費為主轉向商品和服務消費并重,文旅、體育、會展等服務消費具有巨大潛力。

  從F1中國大獎賽點亮上海,到一年一度的上海網球大師賽吸引海內外球迷紛至沓來,2024年,上海共舉辦國際國內體育賽事178項。以各類比賽為起點,上海結合自身城市氣質與產業優勢,推出展覽、沙龍、科普、演出等活動,將觀眾目光從賽道延伸至城市街區,化賽事流量為消費增量,推動賽事經濟賦能城市發展。

  “以賽為媒推動文旅商體展深度融合,高效的協調聯動機制和優質的配套服務是重要保障。”權衡代表建議,要以機制協同帶動市場聯動,不斷完善多部門共同參與機制。 (經濟日報記者 紀文慧) 

  廣西——“甜蜜”產業助農增收

  “全國每3勺糖就有2勺產自廣西,全球每10朵茉莉花就有6朵產自廣西……”3月6日下午,在廣西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廳長黃智宇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正如很多網友所說,在廣西可以實現“水果自由”。廣西水果不僅品種多,而且價廉物美,2024年廣西水果產量連續7年排名全國第一。

  近年來,百色芒果、南寧火龍果、武鳴沃柑、融安金橘等一批區域品牌不斷涌現,廣西的“甜蜜”產業享譽全國,遠銷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為發展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帶動農民增收的縮影。2024年,廣西糧食面積、單產、總產實現“三增長”,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

  黃智宇代表介紹,“十四五”期間,國家先后出臺了將糖料蔗良種選育和機械化作業納入補貼范圍等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廣西及時把政策機遇轉化為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動力,強化資金和項目的聯農帶農機制。去年,廣西甘蔗種植給蔗農帶來280億元以上收入,桑蠶養殖給蠶農帶來260億元以上收入。

  對內講好品牌故事,對外推動“桂品出海”。黃智宇代表介紹,目前廣西累計認定“桂字號”農業品牌超過640個,總產值超1600億元。 (經濟日報記者 李盛丹歌) 

  甘肅——災后規劃圖變實景

  3月7日上午,甘肅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209所維修加固和21所重建新建學校如期建成辦學,40個衛生類項目基本建成,10.2萬戶居民自建房建成入住,14個集中安置點、1.04萬套搬遷安置房全面建成交付。”全國人大代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州長何東回答本報記者關于積石山6.2級地震災后重建的提問時介紹,一年來,臨夏州舉全州之力推進項目建設,如期完成全年規劃建設任務,實現了項目當年規劃建設、當年投入使用。

  去年3月10日,在全國兩會甘肅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現場,何東代表向媒體展示了積石山縣居民房屋災后重建的幾組規劃圖。一年過去,隨著這些規劃落地實施,積石山災后重建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何東代表再次拿出多張圖片,向記者介紹群眾住進新居后的生產生活情況。

  “這是我們的產業項目,去年向大家介紹的‘千頭牛、萬只羊’良種繁育中心,現在已經建成。目前有800多頭基礎母牛,已產牛犢85頭;羊舍里存欄4250只,去年出欄3000只。”何東代表指著項目圖告訴記者,這個中心作用很大,一方面為積石山縣發展畜牧業提供良種,另一方面對養殖戶進行標準化培訓。項目建成后年收益3100萬元左右,很多群眾參與了分紅。

  今年是積石山災后重建的第二年,在規劃圖變實景圖后,如何做好災后重建的“后半篇文章”?“我們將加強統籌調度、清單管理、專班推進的工作機制,確保國家規劃內的重建項目全部建成投用、產業類項目發揮效益。”何東代表表示。 (經濟日報記者 陳發明) 

  四川——聚焦“一大一小”抓共富

  3月7日,四川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四川省擁有全國唯一的地市級共同富裕試驗區——攀枝花,試驗區建設兩年多來取得了哪些成效,又有哪些可以借鑒的經驗?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攀枝花市委書記吳群剛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曬出了成績單:2024年攀枝花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達6.3%,高于全國1.3個百分點,比四川省高了0.6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1.4萬元,排名全省第一,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家庭占比突破了50%。

  吳群剛代表介紹,2年多來,攀枝花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構建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工作體系,聚焦“一大一小”抓共富。所謂“大”就是擴大總量,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共同富裕。“我們按照四川省委‘四化同步’的部署,改造提升釩鈦鋼鐵、能源化工等傳統產業,培育發展光電信息、低空經濟、氫能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通過這些工作來夯實共富的經濟基礎。”吳群剛代表說。

  所謂“小”,是加了引號的“小”,民生無小事,重點是縮小差距,在協調發展中推進共同富裕。“我們著力平衡好發展和共享的關系,大力推進以城帶鄉、以工帶農、以先富帶后富,通過‘托底、提低、擴中’等專項行動,兜住最困難的、幫助低收入的、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吳群剛代表說。

  “對于我們在聯農帶農增收、加強低收入群體幫扶等方面的做法,群眾是有感覺的。社會的認可也讓我們嘗到了共富試驗的甜頭。”吳群剛代表說。 (經濟日報記者 吳佳佳) 

  江西——政策落地釋放潛能

  3月6日下午,江西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代表們談體會、說心得。勾勒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美好圖景、加速釋放消費潛能等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2024年,江西省出臺實施全面落實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的26條措施,全面實施‘1269’行動計劃,扎實推進‘兩重’‘兩新’政策落地見效,加速釋放消費潛能,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全省回升向好的態勢持續鞏固增強,展現了經濟增長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省長葉建春說。

  “我們宜春本土新興零售品牌‘趙一鳴零食’已在200多個城市開了8000多家線下門店,去年營收突破200億元,小零食撬動了大市場、成就了大產業。”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宜春市委書記嚴允說,宜春著力激發消費活力,舉辦了2000余場次以舊換新促銷活動。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落地,釋放了內需潛力,改善了群眾生活品質,也促進了商貿新業態、新場景的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泰豪集團董事會主席黃代放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消費潛能的釋放離不開企業的參與。近年來,江西省委、省政府連續出臺了“民營經濟31條”及“1269”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舉措,著力把民營企業“扶上馬,送一程”。 (經濟日報記者 徐 達) 

  海南——更好“買全球賣全球”

  海南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讓海南再次站在了對外開放最前沿。3月7日下午,在海南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海口市市長丁暉回答本報記者關于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提問時表示,海口市始終牢記囑托,錨定海南自貿港核心引領區發展定位,穩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把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作出應有貢獻。

  海南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圍繞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戰略定位,依托自由貿易港建設,持續擦亮文旅和免稅的“金字招牌”,同時積極促進消費回流,助力新型消費發展。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加快布局海南,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涌現,推動海南消費市場持續向好。

  今年4月,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將在海口開幕。消博會既是“買全球”的舞臺,也是“賣全球”的紐帶,是全球企業和消費者的消費盛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消博會第五次被寫入,彰顯了其作為國家級展會在促進消費升級、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的戰略地位。“我們誠摯邀請全世界的企業家和游客朋友們,親自到海口走一走、看一看,共享機遇、共襄盛會、共謀發展。”丁暉代表表示。 (經濟日報記者 趙田格格) 

  山西——統籌促消費惠民生

  “提振消費是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方面,既能促進經濟增長,也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這需要堅持促消費和惠民生相結合,努力讓老百姓‘能消費’‘愿消費’‘敢消費’。”3月6日,在山西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常國華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說。

  常國華代表說,“能消費”是讓老百姓有錢消費。一方面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費能力。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統籌資金資源促進充分就業;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另一方面是多層次做好社會保障,解決群眾后顧之憂。今年將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愿消費”是讓老百姓提高消費意愿。一方面是消費得好,就是增加消費供給、豐富消費場景,解決供給側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消費得起,也就是把消費補貼政策落實到位,讓老百姓得實惠。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財政支持力度,擴大覆蓋范圍、提高補貼標準、簡化申領流程等,引導群眾盡享快享“消費升級大禮包”。“敢消費”是讓老百姓東西買得放心、錢花得踏實。

  常國華代表說,“我們將切實努力,促進改善民生與提振消費形成良好互動”。 (經濟日報記者 梁 婧) 

  遼寧——抓住以舊換新機遇

  3月6日下午,遼寧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并接受中外媒體采訪。大力提振消費、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等話題受到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商務廳廳長潘爽表示,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提振消費工作迎來了新的機遇。一要做優環境,長久消費。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重點商貿流通企業、商會、協會踐行“放心消費在遼寧”承諾,讓消費者在遼寧時時處處感到貨真價實、熱情周到、方便安全,讓消費更放心、更安心、更舒心。二要做亮品牌,吸引消費。將打造一批“遼字號”的名品、名店、名街。三要做活活動,促進消費。將支持經營主體高密度、高質量、高精準度地舉辦各類產品推廣和對接活動,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大力發展首發經濟,以真金白銀的政策,鼓勵更多國內外品牌和企業來遼寧舉辦首發、首秀、首展。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營口市委書記姚華明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營口民營經濟發展較好,民企在提高就業率、提高居民收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民營經濟發展好,利于促進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創造有效需求。營口通過建機制、暢通道、強主體、固根基、優環境、育沃土等舉措多方面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溫濟聰) 

  福建——老區人民過上好生活

  福建省歷來高度重視閩西革命老區的建設與發展。3月6日下午,福建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龍巖市委副書記、市長胡盛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福建省不斷健全革命老區發展促進機制和政策體系,全力以赴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近年來,國家層面出臺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對口支援、對口合作等“1+N+X”政策體系,建立支持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和革命老區重點城市振興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工作機制,給予老區實實在在、極具“含金量”的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革命老區加快振興發展。2024年,福建省69個老區縣地區生產總值達4萬億元,是10年前的2.26倍,老區蘇區整體面貌發生了歷史性巨變。

  民生的極大改善繪制出老區蘇區發展蒸蒸日上的新畫卷。目前,福建省老區蘇區實現“市通動車、縣通高速、鎮通干線、村通客車”,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以全國著名革命老區龍巖為例,胡盛代表說,如今的龍巖,民生事業不斷進步,老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全國革命老區20個重點城市第一位。教育、醫療等各項社會事業邁上新臺階,入選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實施城市。 (經濟日報記者 劉春沐陽) 

(責任編輯:王炬鵬)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一区小说区中文字幕 | 综合激情丁香久久狠狠男同 | 亚洲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亚洲成a影片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不卡欧美 |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