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3日電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3月3日下午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劉結一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發言人您好!我們知道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達到5%,實現了全年主要預期目標。但也有說法說,當前中國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穩固,您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另外,全國政協在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副秘書長兼新聞發言人劉結一:謝謝你的提問。2024年,中國經濟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全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34萬億元,增速達到5%,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新產業新業態競相涌現,智能制造、智能產品日新月異。綠色生產力蓬勃發展,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領跑世界。春節期間消費市場需求旺盛,家電和音像器材熱銷,同比增長166.4%,旅游業增收37.5%。中國經濟正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航道穩健前行。
劉結一: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中國經濟運行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消費需求仍然不足,一些領域風險隱患仍待化解。但更要看到,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比如,我們有顯著的制度優勢;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新型消費潛力加快釋放;有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優勢,制造業規模連續15年居世界首位。中國經濟的巨輪,從來都是在劈波斬浪中揚帆遠航的。只要我們正視困難、堅定信心,貫徹落實好中共中央決策部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就一定能不斷邁上新臺階。
劉結一:經濟議題歷來是全國政協履職的重點方向。一年來,全國政協圍繞一系列重要經濟議題積極建言獻策,助力經濟回升向好,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每季度舉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動態分析經濟運行的階段性特征和卡點堵點問題,為完善宏觀調控提出針對性強的意見建議。聚焦高質量發展深入調查研究、協商議政,涵蓋經濟體制改革、數字貿易、海洋經濟、金融強國建設等諸多領域,為相關部門制定和落實政策提供參考和支撐。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點產業國內有序轉移、完善對口支援機制等開展民主監督性視察,聚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加強黑土地保護等開展專項監督,助推有關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委員們還深入地方、企業和高校,就區域經貿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主題講政策、出點子、聚共識,推動形成合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召開后,專家學者委員在主流媒體積極發聲,引導社會各界準確把握中共中央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和工作部署。企業家委員既為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又扎實辦好企業事業,向社會傳遞信心。
劉結一: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全國政協將堅持以高水平履職服務高質量發展,為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政協力量。
(根據網絡文字直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