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2025-03-02 06:14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王炬鵬)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2025年03月02日 06:14   來源:經濟日報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

  近年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理念、戰略和政策體系不斷豐富完善,一系列重大區域戰略穩步推進,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加速形成。

  培育更多增長極

  近日,《武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國務院批復。至此,全國22個超大特大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全部獲批并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標志著我國重點城市未來發展的空間藍圖正式繪就。

  “此輪規劃面向高質量發展新要求,根據城市自身特點因地制宜組織編制符合當地特色的規劃方案,實現城市功能精準定位,謀劃區域發展新動能新載體。”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副局長謝海霞說。

  謝海霞介紹,超大特大城市人口、資本、技術、交通等要素高度聚集,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引擎。22個超大特大城市在自然地理環境、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水平、歷史文化底蘊等方面具有顯著差異和不同特色,加強區域協同是本輪規劃強調的重點之一,旨在更好引領形成多中心、網絡化、開放式、集約型的區域發展格局以及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體系。

  起手布局,落子成勢,一系列全新增長極、發展帶、動力源正加速崛起。

  武漢,長江黃金水道和南北交通大動脈京廣鐵路穿城而過,來自東部沿海的電子元器件和中西部地區的機械設備在這里實現“黃金十字”換乘,直通歐亞大陸。新一輪規劃中,武漢城市定位由此前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上升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發展潛力進一步釋放。

  成渝,東啟長江、西托青藏、北承陜甘、南接云貴,雙城驅動一體發展,在推動西部大開發上挑起大梁。此次規劃進一步聚焦成渝兩地在雙城經濟圈建設、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的支撐作用以及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的帶動作用,全國第4個重要增長極和動力源建設再提速。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研究員張曉蘭表示,立足未來競爭和高質量發展新要求,超大特大城市在發揮動力源和新引擎作用上存在更大提升空間。此次擘畫的重點城市未來發展空間藍圖,能進一步激活城市發展潛力和輻射帶動作用,培育更多增長極,孕育更多新動能。

  呈現諸多新亮點

  東西互濟、南北協同、陸海統籌……隨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等深入實施,我國區域發展呈現出諸多新亮點新趨勢。

  從施工圖到實景圖,復興號高鐵列車從北京西站出發,一路向雄安飛馳,沿途撒下的創新種子與合作機遇,孕育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勃勃生機。開通一條路,國內首條跨省測試道路京津塘高速自動駕駛干線物流測試場景全線貫通;共造一輛車,津冀300多家關鍵零部件企業進入北京汽車供應鏈;智算一張網,國內首個跨區域算力平臺正式上線,智能綠色的環京算力帶加速形成。

  從設施硬聯通到機制軟聯通,粵港澳大灣區車暢人興產旺,一個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在南海之濱拔節生長。高鐵14分鐘跨越深港,橫琴口岸最快20秒通關,內聯外通網絡加速完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建設全面推進,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等“國之重器”相繼布局;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九分之一的經濟總量,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

  從輸血式幫扶到造血式變革,一場以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制度創新為核心的全面振興戰役在東北黑土地上打響。冰雪經濟送來轉型春風,2023年至2024年雪季,黑龍江、吉林等地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冰天雪地加快轉化為金山銀山;現代化大農業扎實推進,2024年,黑龍江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600億斤,“中國飯碗”裝上更多優質糧;裝備制造向智能化突圍,老工業基地實現價值鏈高端躍升。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邵錦文認為,不同區域戰略的關注重點、追求目標有所不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涉及區域間的相互關系,既包括發展差距,也包括功能互補,區域重大戰略強調彰顯主導功能及優勢功能,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協同推進區域戰略,關鍵是通過發揮戰略疊加的系統性、協調性、動態性,有效打破地區壁壘,促進資源要素自由流動與高效配置,實現既保底線、又揚高線,使各地能夠揚長避短、彰顯優勢,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集聚資源,形成優勢互補的區域發展新格局!鄙坼\文說。

  釋放發展新動能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異顯著。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邁向現代化進程中必須答好的重大課題。

  專家認為,當前,我國區域經濟總量不斷增加,區域發展整體性不斷增強,但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比如,東西部地區差距在縮小,南北方差異仍較為明顯;區域間還存在產業同質、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的情況,產業發展的縱深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此外,人口分布不均衡與土地空間約束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短板與不足客觀存在,但也蘊含巨大空間和機遇,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徑,將發展落差的勢能變成聯動發展的動能。”張曉蘭說。

  邵錦文建議,一方面要發揮經濟發展優勢地區輻射帶動作用,充分利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優勢地區韌性強、效率高、潛力大的特點,強化要素供給與重大項目支持,輻射帶動周邊區域聯動協同發展;另一方面要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深化區域間協同聯動,形成更加均衡、更可持續的區域發展格局,釋放做大總量和提升質量的雙重效應。(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 紀文慧)

(責任編輯:王炬鵬)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精品97久久宅男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三级网站在在线观看视频 | 午夜性爱大全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аv在线观看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无遮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