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不斷推出有針對性的措施,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穩妥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推動中國經濟沿著高質量發展軌道穩步前行。
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做好房地產工作,對于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防范化解風險、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至關重要。
過去一年,相關部門合力打出政策“組合拳”,各地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準施策,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呈現出止跌回穩勢頭。持續打好保交房攻堅戰,截至2024年底已交付住房338萬套,完成既定目標。推動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部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著力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
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繼續呈現止跌回穩跡象,市場信心進一步修復。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王中華介紹,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繼續上漲,一二三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降幅均持續收窄。一線等核心城市房地產市場向好態勢延續。深圳市房地產和城市建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妍介紹,1月份,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成交近萬套,同比增長六成,首宗居住用地成交溢價率超七成,房地產市場穩定回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2025年將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著力釋放需求。把“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各項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堅決落實到位,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發揮住房公積金支持作用。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進貨幣化安置,在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城中村改造規模,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居住條件。重點支持群眾改造意愿強烈、條件比較成熟的項目。
同時,我國將著力改善供給。商品房建設將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以需定購、以需定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配售型保障房要加大力度,再幫助一大批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等實現安居。
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也是轉變房地產發展方式的要求,更是防范化解房地產領域風險,實現房地產持續、平穩、高質量發展的治本之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表示,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要在高質量發展上發力。在行業層面,將推動房地產業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結構的合理優化;在企業層面,將引導房地產企業從追求規模擴張轉為專注項目品質,有序形成以項目為核心的開發經營模式;在產品層面,著力從解決“有沒有”轉向“好不好”,下大力氣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
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住房和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虞曉芬認為,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土地制度、金融制度、財稅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等改革,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她建議,應加快房地產領域新質生產力培育與發展,賦能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應以農業轉移人口和工薪群體為重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應加快構建“人、房、地、錢”聯動機制;應適應存量房時代到來新趨勢,確保居民安全、提升居住品質和維護好居民資產價值,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的風險隱患。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方面,將著力優化和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加快發展保障性住房,滿足城鎮住房困難工薪群體剛性住房需求,支持城市政府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特別是好房子供給。推動建立要素聯動新機制,以編制實施住房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為抓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促進房地產供需平衡、市場穩定。大力推進商品住房銷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現房銷售,優化預售資金監管。加快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為房屋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完善房地產全過程監管,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牢牢守住金融風險底線
2月2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南監管局發布批復,同意河南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農商銀行”)開業,同意河南農商銀行鄭州中心支行等891個分支機構開業,并接受金融監管總局派出機構的屬地監管。
根據河南農商銀行同日發布的公告,河南農村商業聯合銀行和鄭州、新鄉、濮陽、濟源4市農商銀行(農信社)、滎陽利豐村鎮銀行等共25家機構,以新設合并方式組建為河南農商銀行。
從采取聯合銀行模式,到改制為統一法人模式,河南農商銀行改革化險之路也是近年中小金融機構改革的縮影。202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穩妥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繼2024年后,金融監管總局再度將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的相關任務要求列為2025年重點任務的首位。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既要“治已病”,也要“防未病”。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全國農村中小銀行機構行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2023年近30家縣域銀行機構市場化退出或吸收合并解散,這一趨勢在2024年得到延續并且明顯加速。多個省份在近日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回顧2024年工作成效時提到,2024年加強了中小金融機構化險,抗風險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通過合并重組能夠整合資源,增強資本整體實力,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通過資產剝離和債務重組等方式有效處理不良資產。
可以預見,今年還將有多家省級銀行加速籌建。例如,貴州提出,2025年將推動農村信用社改革落地,組建貴州農商聯合銀行;江西提到,推動江西農商聯合銀行掛牌開業;湖北在全省國資國企工作會議上提出,力爭2025年底前完成包括湖北農村商業聯合銀行組建在內的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70%以上主體任務等。
通過協同發力處置風險隱患,近年來,我國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和占比明顯下降。但必須清醒認識到,改革化險工作依然任重道遠。金融監管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在推進改革工作中,要特別關注各地經濟發展水平、金融需求特點、農村中小銀行經營狀況存在的顯著差異,按照“一省一策、一行一策”原則推進,不搞“一刀切”“齊步走”。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要摒棄“一并了之”的簡單思維,充分聽取被合并機構的意見,實現真正的優化提升,而不能造成新的風險隱患。 (經濟日報記者 亢 舒 陸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