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腳踏實地走訪、調研,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才能精準履職,為國家建言獻策。”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董官屯鎮張街村農民、魯西書畫院院長徐鳳秋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她的使命就是推動農民書畫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工筆牡丹畫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2年前,徐鳳秋代表在家鄉創辦了以貧困戶、留守婦女和殘疾人為重點培訓對象的魯西書畫院。如今,徐鳳秋代表已先后免費培養6000多名書畫人才,其中殘疾人200余名,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徐鳳秋代表告訴記者,如今,巨野縣工筆牡丹畫每年可實現綜合產值45億元,已成為致富一方百姓的綠色產業。“今年,巨野工筆牡丹畫產業被寫入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山東省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目前當地正積極與高校合作,推動巨野工筆牡丹畫+AI創新創意項目建設,爭取在5年內,讓巨野工筆牡丹畫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00億元。”徐鳳秋代表說。
在去年全國兩會上,徐鳳秋代表提出培養農民書畫人才的建議,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巨野縣每年拿出500萬元用于發展書畫產業,其他相關工作也在逐步落實中。
徐鳳秋代表在調研中發現,農民書畫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人才梯隊建設不完善、畫師作品創新性不足等問題,她將進一步提出相關建議。(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