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夢然
你的餐盤里可能藏著開啟健康衰老之門的密鑰。
一項針對美國十萬余人、跨越三十載光陰的研究告訴人們,僅有不到10%的幸運兒掌握了這把鑰匙,實現了真正的健康衰老。
飲食是影響全球死亡和慢性病的主要因素,在美國老年人群的同類風險因素中排第二(僅次于吸煙)。毫無疑問,理解飲食與健康衰老的關系對于老齡化的全球人口很重要。但科學家一直不知道:是否有某種飲食模式能讓人們在晚年大概率保持身心健康、活力四射?
現在,加拿大、美國以及丹麥的科學家團隊在《自然·醫學》雜志上發表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在30年隨訪中,全美105015人中,只有9.3%的人能夠實現所謂的健康衰老。科學家對健康衰老的定義是:活到70歲時沒有出現11種重大慢性病——這不僅僅是活到70歲,更是在這個年齡之后依然保持著良好的認知功能、身體機能和心理健康。
這部分人能夠健康衰老的秘密,其實藏在他們的日常飲食中。研究表明,攝入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物、不飽和脂肪、堅果、豆類以及低脂乳制品的飲食模式,與改善老年人身心健康密切相關。這種飲食對人體來說好像一位精明的營養師,讓健康衰老成為可能。
特別是“替代健康飲食指數”所倡導的模式。這種飲食模式中,每增加一份全谷物可以得1分,每增加一份蔬菜和水果也可各得1分,而每增加一份含糖飲料要扣1分。它鼓勵人們多吃水果和蔬菜,攝入更多的全谷物和健康脂肪,同時減少反式脂肪、鈉、含糖飲料、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這就像給身體披上了一層堅固的盔甲,可抵御疾病的侵襲。
相反,如果一個人沉迷于“扣分食物”,那可就得小心了。這些食物是早已公認的“隱形殺手”,現在更被揭示與老年人健康狀況有著密切的相關性,會讓人們難以實現健康衰老的美好愿景。
比起科學探索,這其實更像是對未來飲食“修煉”的一份重要秘籍。它可能不好堅持,但循序漸進地調整飲食模式,就可以提高健康長壽的幾率,改善認知功能,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