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是第30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全面行動、全力投入、全民參與、終結結核”。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侵害全身多個器官,其中80%以上為肺結核(俗稱“肺癆”)。肺結核通過飛沫傳播,患者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進入空氣,健康人吸入后可能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我國是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我國2023年估算結核病新發患者數為74.1萬,估算結核病發病率為52/10萬。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透露:近年來,上海結核病疫情呈現穩步下降態勢,2024年全市報告肺結核發病率為19.2/10萬,處于全國最低水平,但與此同時,區域人員流動及人口老齡化也增加了防治難度。據介紹,上海以第六輪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結核病等重大慢性傳染病精準綜合防治模式構建”項目聚焦結核病社區篩查和預防性治療能力提升,促進結核病早診、早治、早管。截至2024年底,在商務樓宇、產業園區等功能社區,醫療機構呼吸科等重點科室,社區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風險人群中開展結核病篩查4.7萬人次;依托結核病定點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在全市建成31家結核病預防性治療門診。
對于結核病,山東濱州市結核病防治中心副主任霍麗麗表示,要樹立“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抵御結核桿菌的潛伏威脅。結核桿菌非常的“狡猾”,它進入人體后,會動態評估宿主的免疫狀態,當宿主免疫力很強時,那么結核菌就會進入休眠狀態,當宿主的免疫力降低,比如年紀大、生病,結核菌就會馬上開始繁殖致病。因此,構建堅實的免疫屏障是阻斷結核潛伏發作的關鍵,通過均衡的飲食,規律的運動等主動健康管理策略,掌握抵御結核病的主動權。(中國經濟網記者 韓璐)